山乌桕的功效与作用[山乌桕的形态特征]

目录

  • 山乌桕的形态特征
  • 山乌桕的功效与作用
  • 山乌桕的用法和用量
  • 山乌桕的食用禁忌
  • 山乌桕有毒吗
  • 山乌桕的附方

乌桕又叫红叶乌桕、山柳、红心乌桕、山桕子等,主要分布在我国于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等省市。山乌桕这种植物是比较高大的,一般可达3-米,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植物,它的子油可制肥皂。木材可制火柴枝及茶叶容器。同时它的树皮和叶可以入药,具有泻下逐水,散瘀消肿等功效。

山乌桕的形态特征

乔大或灌木,高3-米,罕有达20米者,各部均无毛;小枝灰褐色,有皮孔。叶互生,纸质,嫩时呈淡红色,叶片椭圆形或长卵形,长4-10厘米,宽2.5-5厘米,顶端钝或短渐尖,基部短狭或楔形,背面近缘常有数个圆形的腺体;中脉在两面均凸起,于背面尤著,侧脉纤细,8-对,互生或有时近对生,略呈弧状上升,离缘1-2毫米弯拱网结,网脉很柔弱,通常明显;叶柄纤细,长2-7.5厘米,顶端具2毗连的腺体;托叶小,近卵形,长约1毫米,易脱落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密集成长4-9厘米的顶生总状花序,雌花生于花序轴下部,雄花生于花序轴上部或有时整个花序全为雄花。雄花:花梗丝状,长1-3毫米;苞片卵形,长约1.5毫米,宽近1毫米,顶端锐尖,基部两侧各具一长圆形或肾形,长约2毫米宽近1毫米的腺体,每一苞片内有5-7朵花;小苞片小,狭,长1-1.2毫米;花萼杯状,具不整齐的裂齿;雄蕊2枚,少有3枚,花丝短,花药球形。雌花:花梗粗壮,圆柱形,长约5毫米;苞片几与雄花的相似,每一苞片内仅有1朵花;花萼3深裂几达基部,裂片三角形,长1.8-2毫米,宽约1.2毫米,顶端短尖,边缘有疏细齿;子房卵形,3室,花柱粗壮,柱头3,外反。花期30~40天,主要泌蜜期20~25天。泌蜜适温28~32℃,山区林间环境中大气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泌蜜。若刮干燥酷热的西南风则不泌蜜。山乌桕花序数量多,花期长,蜜腺发达,泌蜜量大;雄花多,花粉丰富;无明显大小年现象,一般稳产,对夏季蜂群的繁殖和生产有利。常年每群蜂采蜜15~20千克,丰年可达25~50千克。蜜琥珀色,浓度较低,结晶黄色,颗粒较粗。蒴果黑色,球形,直径1-1.5厘米,分果爿脱落后而中轴宿存,种子近球形,长4-5毫米,直径3-4毫米,外薄被蜡质的假种皮。花期4-6月。果熟期为6-9月。

山乌桕的功效与作用

山乌桕的叶、根皮和树皮可药用,具有泻下逐水,散瘀消肿。

根皮、树皮:用于肾炎水肿,肝硬化腹水,二便不通。

叶:用于跌打肿痛。毒蛇咬伤,过敏性皮炎湿疹,缠腰火丹。

山乌桕的用法和用量

1~3钱;外用适量,鲜叶捣烂敷患处,或煎水外洗。

山乌桕的食用禁忌

孕妇及体虚者忌服。

山乌桕有毒吗

有小毒。

山乌桕的附方

①治大便秘结:山乌桕根30克。用水煎服。(出于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②治白浊:山乌桕根须30克,猪肉60克。用水煎服。(出于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③治蛇咬伤:山乌桕根30克,枫木叶60克。共捣烂,用糯米水0克,调匀,取汁服。渣敷患处四周。(出于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④治毒蛇咬伤:山乌桕30~60克,黑面叶30~60克。用水煎,冲酒服。(出于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:山乌桕根、铺地粘、金银花各适量。用水煎洗患处。(出于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)

山乌桕的药用价值虽然很高,但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,专家表示,像孕妇以及体质虚弱的人群是需要忌服的,否则将会对给身体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。专家表示,在使用任何中药材的时候,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用量上谨慎处理,才能使中药材发挥其最大的药用价值。

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