炒葶苈子,中药葶苈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蒿的成熟种子。中医认为葶苈子有泻肺平喘,利尿消肿的功效与作用。方如葶苈大枣泻肺汤、椒目葶苈汤。

葶苈子基本信息

【别名】

苦葶苈、甜葶苈。

【来源产地】

中药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独行菜或播娘篱干燥成熟种子。前者习称“北葶苈子,后者习称“南葶苈子”。北葶苈子(苦葶苈)主产于河北、辽宁、内蒙古。此外,黑龙江、吉林、山西、山东、甘肃、青海等地区也产。南葶苈子(甜葶苈)主产于江苏、安徽、山东。此外,河南、山西、陕西、浙江、河北等地区亦产。

【采收炮制】

夏、秋果实成熟时,割取地上部分,晒干打下种子,筛去杂质,生用,或炒用。

【性状特征】

(1)北葶苈子呈扁卵形,长1~1.5mm宽0.5~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微有光泽,具纵沟2条,其中1条较明显。一端钝圆,另端尖而微凹,类白色,种脐位于凹入端。无臭,味微辛辣粘性较强。

(2)南葶苈子:呈长圆形略扁,长约1mm,宽约0.5mm。一端钝圆,另端微四或较平截。味微辛苦,略带粘性。

均以子粒饱满、黄棕色、无杂质者为佳。

【性味归经】

味苦、辛,性大寒。归肺、膀胱经。

葶苈子功效与作用

【功效】

味辛、苦;性大寒。泻肺平喘,行水消肿。用于痰涎壅肺、喘咳痰多、胸胁胀满、不得平卧、胸腹水肿、小便不利、肺原性心脏病水肿。方如葶苈大枣泻肺汤、椒目葶苈汤。

【临床应用】

1、慢性支气管炎 :临床用炒葶苈子、百部、黄芩,钩藤(后下)、桔梗、炒杏仁、炙甘草、生姜等,水煎服。30例治疗效果满意。

2、肺气肿 :临床用炒葶苈子、炒杏仁、橘红、白果、生麻黄、五味子、山萸肉、穿山龙、炙甘草、仙人头(结籽后的白萝卜种)、大枣等。煎取后加蜂蜜收膏。每服1匙,开水冲服,每日3次。18例有效率为68%。

3、肺心病:临床用炒葶苈子、川椒、防己、炮附子,桂枝、赤芍、益母草等。葶苈子、川椒隔纸焙干研末冲服,每次服6g。余药水煎服。15例有效率为70%。

4、压疮:临床用葶苈子簸净,炒至微鼓起稍带金黄色取出,放凉碾成粉,先常规清创消毒,然后将药粉按0.5~1.0g/平方厘米均匀撒于疮面上,每日1次,疮面较大、渗出较多时可增加1次。有效率为78%。

葶苈子使用方法及注意

易混品、伪品及鉴别要点

①桂竹糖芥子(为十字花科植物桂竹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):产于山东。椭圆形,略呈3棱,顶端圆或平截,从部略尖或具微凹,有白色短小的种柄。表面黄褐色具微细的网状瘤点样纹理及2条纵浅槽。种皮薄、无胚乳,2片子叶拱叠。微臭,嚼之味苦。浸水后无粘液层。

②蔊菜子〔为十字花科植物蔊菜的干燥成熟种子〕:上海少数地区有用其作葶苈子使用。种子圆形而扁,基部具小凹。表面暗褐色。有细微网状瘤点样纹理及浅纵槽1条。种皮薄,无胚乳,2片子叶直叠。浸水后无粘液层。

③宽叶独行菜子(为十字花科植物宽十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):种子呈椭圆形或倒卵形。顶端圆,基部略尖,具不明显的小凹。表面黄褐色,有微细的网点状纹理及纵行浅槽l条。种皮薄,无胚乳,2片子叶横叠,浸水后无粘液层。

新品种及鉴别要点

①芝麻菜子:为十字花科植物芝麻菜的干燥成熟种子。产于四川。主要应用于四川地区,又称“金堂葶苈”。种子扁圆形,一端稍凹缺。表面具不明显颗粒状突起,子叶折叠。臭味微弱,味微辛。种子横切面:最外1l列表皮细胞,常特化成粘液层,厚达282μm,栅状细胞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,高24~34μm,宽10~14μm,内壁和侧壁的基部1/3处增厚。基部木化呈红色。

②菥蓂子: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的干燥成熟种子。产干云南,主要应用于云南,又称“苦葶苈”。种子卵圆形而扁,表面紫黑色或黑色,具明显u形纹。子叶缘依胚根。臭微,味淡。种子横切面:最外1列为扁长的表皮细胞,其下方有1列薄壁性半月形的下皮细胞,栅状细胞为1列不规则的长方形细胞,高41~58μm,宽24~27μm,其侧壁和内壁增厚,基部木化呈紫红色。

本文仅供参考,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