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岁老人称什么「九十岁老人称什么」

大家好,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九十岁老人称什么这个问题,八十岁老人称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九十岁老人称什么?

九十岁老人称为上寿。鲐背。

鲐背:鲐:一种鱼,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。又人到暮年,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,故又称“冻梨”。

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,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,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。垂髫(tiáo)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(髫,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)。

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(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如两个羊角,故称“总角”)。

老人的称谓:

杖家之年:五十;杖乡之年:六十;杖国之年:七十;杖朝之年:八十。

斑白:老人。老年人头发斑白,因代指老人。

黄发:是指长寿老人。:指老人,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。“黄发”是枯黄的头发。人老了,头发上由黑变白,白发则黄。

皓首:白头,指年老。

久寿:长寿。

眉寿:耄[mao]寿,长寿。人老了眉毛长,所以称眉寿。

姥[mu]:年老的妇人。

暮齿:晚年,暮年。

暖寿: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,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。

万寿:大寿,高寿之意。

遐龄:指人长寿高龄。

九十岁老人称什么

九十岁老人称为耄耋之年,在古代人们的年龄不像现在会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一些成称谓来表示。老人一般到了六十岁就会被称为花甲之年,古稀是七十岁,耄耋是指八九十岁的老人。

古代的人们不用数字表示年纪,而是用与年龄相关的称谓。例如: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,而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。这样的称呼是因为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,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,形状宛如两个羊角,所以就将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称为总角。

在杜牧的诗中就出现过年龄的称谓: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。豆蔻是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年纪。老人一般到了六十岁就会被称为花甲之年,古稀是七十岁,耄耋是指八九十岁的老人。

中国古代各个年龄的称谓

总角:代指儿童时代。在古代少男未冠,女未笄时疏的发型,就是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,好像头顶两角。

垂髫:指童年。等到儿童年龄稍大,不再能札发髻,头发自然下垂,因而以“垂髫”代指童年。

始龀:按照正常的生理现象,小孩七八岁的时候开始换牙,“始龀”就成了换牙年龄小孩的代称。

豆蔻:特意女子十三四岁,杜牧的诗里有“娉娉袅袅十三余,豆蔻梢头二月初”的诗句。

及笄:特指女子15岁。“女子十有五年而笄”,“笄”表示结发用笄贯之,意思是已到出嫁的年岁。

二八:16岁。

弱冠:指男子20岁,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,表示成年,但身子尚较成年人弱,所以称为“弱冠”。

而立:出自论语“三十而立”,意思是男子三十岁独当一面

不惑:同样出自论语,“四十而不惑”。指男子四十岁就已经见惯各种情况,不会被迷惑了。

艾:语出《礼记》,“五十曰艾”。

知命:语出论云“五十而知天命”

花甲/甲子:以天干地支轮回而得,天干十种,地支十二种,一轮回正好是六十年,故代指六十岁。

古稀:出自杜甫的诗:“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”,因此作为七十岁的代指。

耄耋:指八九十岁。语出曹操的《对酒歌》:“人耄耋,皆得以寿终。恩泽广及草木昆虫。”

期颐:指百岁老人。出自《礼记》“百年曰期颐”。意思是说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,后世就用“期颐”指代百岁老人了。

对老人的尊称有哪些

老年人尊称有老朽、老夫、老汉、老拙、老翁、老叟。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。以“老朽”自称,表示自己是衰老无用之人。老夫是老年男子的自我谦称,通常是指年龄超过七十岁的男子。老汉是老年男人的自称。老拙是古代老年人自谦之词,形容为人处世循规蹈矩,做事按部就班,比较实在、厚道。老翁是中国古代老年男人的称呼,含尊重意。老叟是老人的自称。

九十岁老人称什么寿?

九十岁老人称期颐寿;

21——30岁为短寿;

31——40岁为强寿;

41——50岁为艾寿;

51——60岁为周寿;

61——70岁为稀寿;

71——80岁为耋寿;

81——90岁为耄寿;

91——100岁为期颐;

扩展资料:

古时称百岁为 “期颐之年 ” 。 期颐:百岁之人。 源于汉时戴圣所辑的《礼记·曲礼篇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二十曰弱,冠。三十曰壮,有室。四十曰强,而仕。五十曰艾,服官政。六十曰耆,指使。七十曰耋,而传。八十九十曰耄,七年曰悼,悼与耄,虽有罪,不加刑焉。百年曰期,颐。”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,所以称百岁为 “期颐之年 ”。

在云南罗平富乐下菜园村有一块古匾“期颐人瑞”,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,所以有这个称呼。在这里,期是期望,指望的意思,颐是赡养的意思,期颐人瑞指由于年事已高,需要、指望儿孙赡养她。

九十岁老人怎么称呼?

耄耋:八十、九十岁。(《礼记•曲礼》:“八十九十曰耄。”人们根据这解释,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、九十岁。)

古代年龄称谓小集:

襁褓:不满周岁。

孩提:两至三岁。

始龀、髫年:女孩七岁。

始龀、龆年:男孩八岁。说明:根据生理状况,男孩八岁、女孩七岁换牙,脱去乳齿,长出恒牙,这时叫 “龀”,“龆年”或“髫年”。

总角:幼年泛称。

垂髻之年:指儿童。(古代小孩头发下垂,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。)

黄口:十岁以下。

幼学:十岁。(《礼记•曲礼上》:“人生十年曰幼,学。”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,人们就截取“幼学”二字作为十岁代称。)

九十岁的雅称是什么?

九十岁的雅称是鲐背之年。鲐背之年,读音: tai bei zhi nian释义:九十岁高龄的时候,泛指老人高寿。

鲐,原指鲐鱼。由于老年人背部的褶皱如同鲐鱼的斑纹,因而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。值得注意的是,鲐背并非指鲐鱼的背部,而是指背部像鲐鱼的老人,进而泛指老人。

该用法出自《诗经大雅行苇》,另见于《愈膏肓疾赋》《东门行寄陈氏》等文。此外,辞书《尔雅释诂》《扬子方言》《说文解字》均对这一用法有所解释,尤其《释名释长幼》一篇,明确指出,九十曰鲐背。

其他雅称

九十岁老人称为耄耋。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,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。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,然后被沿用至今。2-3岁—孩提;女孩7岁—髫年;男孩8岁—超年;幼年泛称—总角;10岁以下—黄口;13-15岁—舞勺之年;15-20岁—舞象之年。

在中国九十岁老人生日可以称为“上寿”,80岁称中寿,60岁称下寿。所以年轻人庆祝生辰,只能称“过生日”,不能称“做寿"。50岁或60岁以上者庆祝生辰,才可称“庆寿”。

还有一种说法,六十岁称为初寿,八十岁称为中寿、百岁则称为高寿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,八十八称为米寿、九十九则称为白寿。
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

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