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豆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中药变豆菜是伞形科植物变豆菜的全草。中医认为变豆菜有解毒,止血的功效与作用。

变豆菜基本信息

别名

山芹菜、山芹、五指疳、鸭脚板、蓝布正。

出处

本品始载于《救荒本草》,云:变豆菜生辉县荒野中,其苗叶初作地摊野生,叶似地牡丹极大,又锯齿尖,其后叶中分生茎叉,梢叶颇小,上开白花,其叶味甘……"据其所述形态,即指现伞形科植物变豆菜。

来源产地

中药变豆菜为伞形科植物变豆菜的全草。生于海拔200-2300m的阴湿山坡路旁、杂木林下、竹园边、溪边草丛中。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华东、中南和西南各地。

采收炮制

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

多年生草本,高40-100cm。全株无毛。根茎粗短,有许多细长支根,茎直立,有纵沟纹,下部不分枝,上部几次叉状分枝。基生叶叶柄长10-30cm,基部有透明的膜质鞘;叶片近圆形至圆心形,常3全裂,少至5裂,中裂片楔状倒卵形,长3-10cm,宽4-13cm,两侧裂片各有1深裂,很少不裂,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锐重锯齿;茎生叶逐渐变小,通常3裂,裂片边缘有大小不等的尖锐重锯齿。伞形花序二至三回叉式分枝;总苞片叶状,3裂或近羽状分裂;伞辐2-3;小总苞片8-10,卵状披针形;小伞形花序有花6-10;萼齿窄线形,顶端渐尖;花瓣倒卵形,白色或绿白色,花柱与萼齿近等长。双悬果球状圆卵形,长4-5mm,宽3-4mm,皮刺直立,顶端钧状,基部膨大;果实的横剖面近圆形,胚乳腹面略凹陷,油管5,合生面通常2,大而显着。花、果期4-10月。

变豆菜功效与作用

性味归经

味辛;微甘;性凉。

功能主治

解毒,止血。主咽痛;咳嗽;月经过多;尿血;外伤出血;疮痈肿毒。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
本文仅供参考,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