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黄荆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

中药臭黄荆子是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。中医认为臭黄荆子有消头面风的功效与作用。

臭黄荆子来源产地

中药臭黄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黄荆的果实。生长于田坎或石缝中。分布我国西南部。

臭黄荆子原形态

臭黄荆,又名:斑鹊子、斑鸠站。

灌木,高约4米。小枝圆柱形,灰褐色,嫩时多柔毛,富含粘液。叶对生,叶柄短或近于无柄,被短柔毛;叶卵圆形至披针状卵圆形,长2~6厘米,宽7~30毫米,先端短尖或渐尖,全缘或波状起伏,有时顶端有一、二深裂,基部宽楔形或圆形,上面绿色,下面较淡,密被短毛,揉之有臭气。聚伞花序,花浅黄色,苞片线形,萼筒短,有毛。具5齿裂,先端钝;花冠筒状,被短毛,略呈两唇形,上唇顶端微凹,下唇3裂;雄蕊4;雌蕊1,子房上位。小坚果,直径约4毫米。花期5~6月。

臭黄荆子功能主治

消头面风。治头痛。

臭黄荆子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15~21g。

本文仅供参考,详情请遵医嘱或咨询医师。